Go语言学习
  • README
  • Go 基础
    • go语言介绍
    • go语言主要特性
    • go内置类型和函数
    • init函数和main函数
    • 下划线
    • iota
    • 字符串
    • 数据类型:数组与切片
    • 数据类型:byte、rune与字符串
    • 变量的5种创建方式
    • 数据类型:字典
    • 指针
    • 数据类型:指针
    • 类型断言
    • 流程控制:defer延迟执行
    • 异常机制:panic和recover
    • 函数
    • go依赖管理
    • go中值传递、引用传递、指针传递区别
  • 标准库
    • Go net/http包
  • 数据结构
    • 哈希表
      • 为什么对 map 的 key 或 value 进行取址操作是不允许的
  • Gin
    • gin 快速开始
    • gin-swagger用法
  • Go 进阶
    • Go 指针
    • Go 中的 GC 演变是怎样的?
    • Go 的堆和栈
  • 面向对象
    • make 和 new 的区别
    • new(T) 和 &T{} 有什么区别?
  • 并发编程
    • Channel
    • Go语言 CSP 并发模型
    • GMP 模型原理
      • GMP 模型为什么要有 P ?
    • Go 协程池(goroutine pool)
    • Go语言常见的并发模式
    • Go并发实践:主动停止goroutine
  • 最佳实践
    • 发布Go语言模块
  • 软件包
    • 常用的GoLang包工具
    • Go的UUID生成
    • 现代化的命令行框架Cobra
    • 配置解析神器Viper
    • Go发送邮件gomail
    • Go反射框架Fx
    • NSQ消息队列的使用
    • Go爬虫框架colly
    • grpc-go 的安装和使用
Powered by GitBook
On this page
  • GM 模型是怎样的?
  • P 带来的改变

Was this helpful?

  1. 并发编程
  2. GMP 模型原理

GMP 模型为什么要有 P ?

GM 模型是怎样的?

在 Go v1.1 之前,实际上 GMP确实是没有 P 的,所有的 M 线程都要从 全局队列中获取 G 来执行任务,为了避免冲突,从全局队列中获取 G 的时候,要先获取一把大锁。

当一个程序的并发量比较小的时候,影响还不大,而当程序的并发量非常大的时候,这个全局队列会成为性能的瓶颈。

除此之外 ,若直接把 G 从全局队列分配给 M,那么当 G 中当生系统调用或者其他阻塞性的操作时,M 会有一段时间处于挂起的状态,此时又没有新创建线程的线程来代替该线程继续从队列中取出其他 G 来运行,从效率上其实会打折扣。

P 带来的改变

加了 P 之后会带来什么改变呢?

  • 每个 P 有自己的本地队列,大幅度的减轻了对全局队列的直接依赖,所带来的效果就是锁竞争的减少。而 GM 模型的性能开销大头就是锁竞争。

  • 当一个 M 中 运行的 G 发生阻塞性操作时,P 会重新选择一个 M,若没有 M 就新创建一个 M 来继续从 P 本地队列中取 G 来执行,提高运行效率。

  • 每个 P 相对的平衡上,在 GMP 模型中也实现了 Work Stealing 算法,如果 P 的本地队列为空,则会从全局队列或其他 P 的本地队列中窃取可运行的 G 来运行,减少空转,提高了资源利用率

PreviousGMP 模型原理NextGo 协程池(goroutine pool)

Last updated 2 years ago

Was this helpful?